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育问答 > 考公攻略

考研哪些学校专业课改了(计算机类专业考研科目预计从2025年起也会调整为全国统考408)

作者: 日期:2025-03-19 12:26:09 浏览: 分类:考公攻略

考研哪些学校专业课改了

江南大学 :2026年考研专业课大概率改考408。

华东理工大学:

首次禁用计算器后,出现了大量的冷门题型,计算量超大,难度也爆难。

南京理工大学:

有史以来最创新的一次,几乎没有送分题,越没计算器越出难算的题目。

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:

简答题被取消,考察的全是计算题,覆盖知识点也有变化。

华南理工大学:

在新增了一本参考书的基础上,考察的点依旧很偏,选择填空的题型全被砍,只剩大题。

广东工业大学:

量大、题新、题目综合,考后没一个人说不难。

合肥工业大学:

不考单纯行灵敏度、指行问题,反倒全是证明题,难度夸张到连本校哥都写不出来。

西南交通大学:

计算量爆炸+难度高。

中南大学:

难度陡增,题型风格与前二十年真题没一点沾边。

长安大学:

突然出现20年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革,并且改动程度巨大,与历年真题的重复率极低。

哈尔滨工业大学:

前几年都是根据以前的825出题,今年突然从以前的822出题,以后的复习内容将变得更多,难度更高。

宁波大学:

十大题里就有三道全新的题型,数据给得怪+计算量繁杂,还混着一些超纲的考点,难度已不符合双非水平。

佳木斯大学

外国语言文学(代码前四位0502)初试第二单元自命题(二外)科目调整为全国统一命题201英语(一)或202俄语或203日语。

计算机应用技术(代码081203)初试第四单元自命题科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调整为全国统-命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。

医学技术(代码前四位1058)、临床医学(代码前四位1002)初试第三单元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调整为全国统一命题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(西医)。

艺术学(代码前四位1301中音乐学院各方向)初试第三单元自命题科目音乐史论调整为全国统一代码自命题336艺术基础、初试第四单元自命题科目艺术原理调整为自命题科目音乐史论。

音乐(代码前四位1352)初试第三单元自命题科目中外音乐史调整为全国统一代码自命题336艺术基础。

考研哪些学校专业课改了(计算机类专业考研科目预计从2025年起也会调整为全国统考408)

美术与书法(代码前四位1356)、艺术学(代码前四位1301中美术学院各方向)初试第三单元自命题科目专业创作调整为全国统一代码自命题336艺术基础。

设计(代码前四位1357)初试第三单元自命题科目设计基础调整为全国统一代码自命题336艺术基础。

910素描、911专业设计两门初试第四单元自命题科目考试时长由4小时更改为3小时。

南京邮电大学:

自2026研究生招生年度起,计算机相关专业初试业务课2考试科目由自命题科目“811数据结构”调整为统考科目“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”。

吉林大学:

2026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软件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专业课将改考408。

山东师范大学:

2025考研暂不使用313、408统考,过渡一年,暂定2026年使用。

西南石油大学:

学校在“408专题研讨会”中表示,计算机类专业考研科目预计从2025年起也会调整为全国统考408。

天津大学:

从2026年起,智能与计算学部的相关专业的考试科目也将调整为“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”。

东北电力大学:

经过领导小组审议决定,从2026年起,统一使用全国命题科目。

国防科技大学:

22考研的专业课还是自命题“821”,但26考研将调整为“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”。

这些学校的专业课改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、医学技术、临床医学、艺术学、音乐、美术与书法、设计等专业,且大部分

感觉读者对于考研哪些学校专业课改了需求较高,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考研哪些学校专业课改了这方面的需求,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,希望读者也看看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.

毕业后考研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

与学校联系,获取最新的招生信息,确定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。

前期准备

获取充分的专业课信息,找到复习资料,开始看书复习,为考试做准备。

报名

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网(研招网)进行报名,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就近选择报考点,并在规定时间内缴纳报名费,并完成现场确认。

初试

在规定时间参加全国统一考试,考试科目通常包括英语、政治以及专业课。

成绩公布

考试成绩公布后,符合国家线及院校线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复试。

复试

成绩公布后,通过国家线和院校线的考生参加由报考院校组织的复试,复试通常包括面试和可能的笔试。

录取

复试合格后,由院校进行录取。

入学学习

录取后,根据学校安排参加课程学习,修满学分并完成答辩,最终获得学历和学位。

建议:

提前规划:尽早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,制定详细的学习和复习计划。

关注信息:及时关注研招网和其他官方渠道的招生信息,以免错过重要时间节点。

充分准备:提前准备好所有报名和考试所需的材料,确保报名和考试过程顺利。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