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育问答 > 考公攻略

考研歧视哪些学校(但深圳大学在考研中并不特殊对待第一志愿考生)

作者: 日期:2025-03-17 09:24:18 浏览: 分类:考公攻略

考研歧视哪些学校

在考研过程中,确实存在一些学校可能存在歧视现象。以下是一些存在歧视现象的学校:

宁夏大学文学院:

该校在考研过程中会压低专业课分数,尤其是对于未达到复试线的学生,在调剂环节会面临更多困难。

兰州大学:

存在典型的本科歧视现象,不保护第一志愿,且倾向于录取本科为985或211大学的学生,双非本科生的录取机会较小。

西南财经大学:

该大学的复试比例过高,尤其是专硕复试比例高达7:1,导致许多过线学生因比例过高而被筛选下来。

广西大学:

在调剂时更倾向于录取本科为名校的学生,双非调剂成功的几率较低。

考研歧视哪些学校(但深圳大学在考研中并不特殊对待第一志愿考生)

深圳大学:

虽然地理位置优越,但深圳大学在考研中并不特殊对待第一志愿考生,而是将调剂生与第一志愿考生同等对待。

江南大学:

该校在考研招生中存在学历歧视现象,更倾向于录取本科为985或211大学的学生。

首都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:

这些学校不保护第一志愿,导致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机会受到影响。

江苏某985高校:

考研歧视哪些学校(但深圳大学在考研中并不特殊对待第一志愿考生)

该校对非本校本科生的限制较为严格,存在对考研生的歧视现象,且考研环境不友好。

云南师范大学:

存在对本科背景有歧视的情况。

南京理工大学:

复试比例过高,导致一些分数不错的学生被淘汰。

合肥工业大学:

在研究生招生中更倾向于985或211高校的考生。

郑州大学:

在研究生招生中不保护考生第一志愿,更倾向于985或211背景的学生。

厦门大学:

某些专业如生物学、公共卫生等在考研中压分严重。

上海大学:

复试淘汰率较高,且更倾向于985或211背景的学生。

山东大学:

在研究生招生中偏爱本校学生,对985或211背景的学生有所倾斜,且不保护考生第一志愿。

这些学校中,有些在考研招生中存在明显的学历歧视、压分现象以及不保护第一志愿等问题。建议考生在选择目标院校时,仔细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历年录取情况,以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。

感觉读者对于考研歧视哪些学校需求较高,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考研歧视哪些学校这方面的需求,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,希望读者也看看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.

对于二级建造师考研的专业选择,以下几个专业被认为是相对较好考的:

建筑工程

市场需求大:建筑工程专业是需求最大的专业,每年报考人数最多,通过率也相对较高。

考试难度低:建筑专业内容相对基础,容易理解和掌握,适合初学者和基础较弱的考生。

就业方向广泛:建筑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、监理、招投标技术人员等多个领域工作。

机电工程

技术含量高:机电工程专业在施工单位属于安装工程,技术含量高,待遇好,市场需求量较大。

适合有经验考生:虽然考试难度不低,但实际考试难度相对适中,适合有一定经验的考生。

考研歧视哪些学校(但深圳大学在考研中并不特殊对待第一志愿考生)

就业方向明确:机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机电产品开发、设备运行维护等领域工作。

公路工程

市场需求稳定:公路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,但报考人数没有市政和机电工程多,部分地区非常吃香。

考试难度适中:公路工程专业的考试难度相对较低,适合初学者和基础较好的考生。

就业方向多样:公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公路工程施工、项目管理等领域工作。

市政工程

市场需求大:市政工程被誉为“万金油”,非常受欢迎,尤其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,涉及的项目非常广泛。

复习内容琐碎:市政工程专业涵盖的项目广泛,知识点琐碎,但只要准备充分,难度是可以克服的。

就业方向广泛:市政工程的毕业生可以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、质量管理等领域工作。

水利水电工程

含金量高: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虽然考试难度较高,但其含金量也相当高,且70%的省市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的价格比市政高。

适合增项考试:适合作为增项进行考试,尤其是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考生。

就业方向明确: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水利水电技术管理、施工管理等领域工作。

建议

初学者:如果考生是第一次报考二级建造师,且没有太多相关经验,建议选择建筑工程专业,因为该专业相对简单,容易通过,且市场需求大,就业方向广泛。

有经验考生: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考生,可以选择机电工程或公路工程专业,这两个专业技术含量高,待遇好,市场需求量大,虽然考试难度较大,但只要准备充分,通过是有可能的。

增项考试:如果考生已经获得了其他专业的二级建造师证书,可以考虑增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,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市场价值。

最终选择哪个专业,还需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、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决定。

TAGS: